水泥發泡劑在我國的應用已有50多年的歷史。在上世紀50年代初,我國就開發出松香皂和松香熱聚物這兩種發泡劑并用于砂漿和泡沫混凝土。這兩種發泡劑幾十年來在國內應用十分普遍,為建材建筑業界所熟悉,這是我國的代發泡劑,至今仍有較大的應用。在上世紀80年代之后,隨著我國表面活性工業的興起,合成類表面活性劑型發泡劑開始應用,并取代了相當一部分松香皂和松香熱聚物,成為發泡劑的一個主要品種。這是我國第二代發泡劑的發展時期。上世紀末期,國外意大利、日本、韓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高性能蛋白型發泡劑,開始隨著我國的市場開放進入我國,并逐漸顯示出其高穩定性的優勢,得到了較大的應用。在國外蛋白發泡劑的促進下,我國青海等地也開發出多種牌號的動物蛋白發泡劑,植物蛋白發泡劑也開始在東南沿海地區出現并推廣應用,我國進入了第三代發泡劑的開發應用時期。如今,我國的發泡劑正從第三代向第四代過渡,發泡劑由單一成分逐漸向多成分復合發展。但這僅僅是開始,復合技術還有待完善和提高,我國完全進入復合發泡劑時代還需時日。所以,我國目前是代松香類、第二代合成類、第三代蛋白類,這三代發泡劑同時存在和應用,沒有哪一種被完全淘汰,也沒有哪一種完全獨霸發泡劑市場。造成這種發泡劑"春秋時代"的原因,是因為許多人發泡劑的基本知識缺乏,對發泡劑難以區別,選擇無序,在使用上盲目的成分很大。這就使低性能的發泡劑不見得被人放棄,高性能的發泡劑也不見得被人優選。隨著泡沫混凝土的高速發展及泡沫混凝土知識的逐步普及,人們對發泡劑會有一個更深入、更全面、更透徹的了解,使之選擇和使用逐步理性和科學。屆時,優質高性能發泡劑自然會全面發展,而低性能的發泡劑也會自動退出市場,這是必然的結果,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先進的東西總要淘汰落后的東西,市場是無情的。
正如上述,我國目前市場上的發泡劑是四代并存,種類、牌號繁多,令一般人眼花繚亂,難識優劣。單是作者從各種媒體上統計到的不同名稱的發泡劑就有100多種,那些已經實際應用或進入市場的發泡劑就更多,少說也有幾百種。如此多的發泡劑,別說是剛剛接觸發泡劑的人,就是有一定泡沫混凝土生產經驗的人也一時難以分清其優劣和類型。
為了使大家對各種發泡劑能夠理性有序地認識,弄清其實質,了解其大致的性能,在后面的幾個部分,我們將把各種發泡劑歸類介紹,以幫助大家認識了解發泡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