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與裝配體設計要點 SolidWorks基于參數化設計理念,三維建模需遵循“草圖-特征-零件-裝配體”的流程。草圖繪制是基礎,需在基準面(如前視基準面)繪制二維輪廓,利用“幾何關系”(如重合、平行、相切)約束草圖——繪制軸承內圈時,草圖需包含同心圓(φ30與φ50),并添加“同心”幾何關系,確保后續特征生成時輪廓對稱。草圖需避免冗余約束,如已添加“水平”約束的直線,無需再添加“平行于X軸”約束,防止修改時出現沖突。
特征創建需按 “基礎特征 - 細節特征” 順序進行。基礎特征常用 “拉伸凸臺 / 基體(Boss-Extrude)”,如將軸類零件草圖拉伸 100mm 生成主體;細節特征則通過 “倒角(Chamfer)”“圓角(Fillet)”“孔(Hole Wizard)” 完善結構 —— 軸端倒角 C2,過渡處圓角 R3,利用 “孔向導” 創建 M8 螺紋孔,且可直接選擇 “沉頭孔” 類型,自動生成符合標準的孔結構。特征修改通過 “編輯草圖” 或 “修改特征參數” 實現,如雙擊拉伸特征修改拉伸長度,軟件自動更新關聯特征,無需重新建模。
裝配體設計需通過 “配合(Mate)” 約束零件位置,常用配合類型包括 “重合”(如軸承內圈與軸的端面重合)、“同心”(軸承內圈與軸的圓柱面同心)、“平行”(齒輪軸線與軸平行)。復雜裝配體需采用 “自下而上” 設計,先完成單個零件建模,再按裝配關系逐步添加零件;對于需關聯修改的裝配體,可采用 “自上而下” 設計,在裝配體中創建草圖并生成零件,確保零件尺寸與裝配體整體尺寸聯動。裝配后需進行 “干涉檢查(Interference Detection)”,排查零件碰撞問題,如齒輪嚙合處需預留 0.2mm 間隙,避免運轉時卡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