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工藝是機械制造中實現金屬零件連接的重要工藝手段,廣泛應用于壓力容器、工程機械、船舶制造等領域,焊接參數的精準控制是保證焊接質量的基礎,而嚴格的質量檢測則是確保焊接接頭可靠性的關鍵。焊接工藝參數主要包括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預熱溫度與層間溫度,不同的焊接方法(如手工電弧焊、埋弧焊、氣體保護焊)對參數的要求存在差異,手工電弧焊焊接低碳鋼時,焊接電流需根據焊條直徑確定,如直徑 3.2mm 的焊條常用電流范圍為 90-120A,電流過大易導致咬邊、燒穿,電流過小則易產生未焊透缺陷;埋弧焊因焊接效率高,常用于厚板焊接,焊接速度需與焊接電流、電壓匹配,一般控制在 30-60cm/min,確保熔深與焊縫成形質量。
預熱溫度與層間溫度控制對防止焊接裂紋至關重要,對于低合金高強度鋼,當板厚大于 20mm 時,需將預熱溫度控制在 80-150℃,層間溫度不低于預熱溫度,避免焊縫及熱影響區因冷卻速度過快產生冷裂紋。焊接質量檢測標準需根據焊接接頭的使用要求確定,常用的檢測方法包括外觀檢測、無損檢測與力學性能檢測,外觀檢測需檢查焊縫表面是否存在裂紋、氣孔、夾渣等缺陷,焊縫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無損檢測包括射線檢測(RT)、超聲波檢測(UT)、磁粉檢測(MT)與滲透檢測(PT),其中射線檢測與超聲波檢測主要用于檢測焊縫內部缺陷,磁粉檢測與滲透檢測用于檢測表面及近表面缺陷,壓力容器的對接焊縫通常要求 射線或超聲波檢測;力學性能檢測則通過拉伸試驗、彎曲試驗、沖擊試驗檢測焊接接頭的強度、塑性與韌性,確保其滿足設計的力學性能要求。此外,焊接工藝還需考慮環境因素,如在風速大于 8m/s 的室外環境焊接時,需采取防風措施,避免影響電弧穩定性,導致焊接缺陷產生。